在當前加密產業的主要賽道中,穩定幣支付以及 DeFi 應用已被驗證是具備真實市場需求及長期價值的兩個關鍵垂直領域。與此同時,AI Agents 的迅速發展正逐漸成為 AI 產業面向使用者實際互動的入口,逐步建構 AI 與用戶之間的核心橋樑。
在加密與 AI 融合進程中,特別是 AI 為加密應用注入新動能的浪潮下,產業創新主要圍繞下列三大典型場景展開:
本文聚焦於 DeFi 與 AI 融合的技術演化方向,系統整理自動化到智能 Agent 升級的完整流程,深入剖析策略執行型 Agent 的底層基礎設施、應用潛力及核心挑戰。
DeFi 智能化發展三階段:自動化、Copilot、AgentFi
DeFi 智能化演進可分為三大主要階段:
判斷是否為真正的 AgentFi 專案,需至少符合下列五項核心標準中的三項:
換言之:自動化交易 ≠ Copilot,更不等同於 AgentFi。
DeFi 場景智能化適用性分析:
目前 DeFi 主要應用分為兩大類:
兩者與智能執行模式的契合度差異顯著:
此類場景典型如 Swap、跨鏈橋、法幣出入金等單步原子性交互。其核心特色為「意圖驅動+單步執行」,不涉收益疊加、狀態持久或智能演化,本質更適合意圖 Copilot,不屬於 AgentFi 範疇。
技術門檻低、操作容易,目前絕大部分 DeFAI 專案屬於此類,尚未成形真正的 AgentFi 閉環。
當然,高階的 Swap 策略(如跨資產套利、永續對沖 LP、槓桿再平衡等)未來將仰賴 AI Agents 參與,但目前尚處於前沿探索階段。
收益型金融場景則與「策略閉環+自主執行」的 AgentFi 模型高度契合,主要特色如下:
受限於收益週期、波動頻率、數據複雜度、跨協議整合及合規等限制,各類收益型場景在 AgentFi 適配性與工程複雜度上差異很大,建議優先:
高優先級:
中長期探索:
DeFi 智能化場景全覽:
Gelato @gelatonetwork 為最早期 DeFi 自動化基礎設施之一,曾服務 @aave、@reflexerfinance 等專案,現已轉型為 Rollup-as-a-Service。鏈上自動化已逐漸以資產管理平台為主(如 @DeFiSaver、@Instadapp),這些平台提供限價單、清算保護、自動再平衡、定期投資、網格等標準化自動模組。
進階 DeFi 自動化平台:
Mimic.fi – https://www.mimic.fi/ @mimicfi
專為 DeFi 開發者與專案設計的鏈上自動化平台,支援 Arbitrum、Base、Optimism 等多鏈。架構包括:任務/觸發定義(規劃)、意圖廣播及競爭執行(執行)、三重安全驗證及風控措施(安全)。目前以 SDK 為主,仍處於初期階段。
AFI Protocol – https://www.afiprotocol.ai/ @afiprotocol_ai
以演算法驅動的 Agent 執行網路,主打 7x24 小時非託管自動化,聚焦解決 DeFi 執行碎片、策略門檻高、風險反應不足等困境。
提供可編程策略、權限控管、SDK 工具與原生收益型穩定幣 afiUSD。目前處於 Sonic Labs 內測階段,尚未開放給一般用戶。
2024 年底大熱的 DeFAI 敘事(不含 Meme 專案)本質是意圖型 Copilot,用戶以自然語言描述意圖,系統協助建議操作或自動完成基礎鏈上交易。
現階段主力能力停留在「意圖識別+Copilot 輔助執行」,缺乏策略閉環及持續優化。囿於語意理解、跨協議互動和回饋機制,多數產品體驗仍有明顯進步空間。
代表專案:
HeyElsa – https://app.heyelsa.ai/ @HeyElsaAI
HeyElsa 是 Web3 AI Copilot,支援用戶以自然語言進行交易、跨鏈、NFT 購買、停損、Zora 代幣創建等。定位為對話型加密助手,服務新手到進階交易者,現已上線逾 10 條主流公鏈。日均交易額 100 萬美元,日活躍用戶 3,000 至 5,000,具備收益優化及自動執行功能,為 AgentFi 奠定堅實基礎。
Bankr – https://bankr.bot/ @bankrbot
意圖型交易助手,融合 AI、DeFi、社群功能。使用者可於 X 或專屬終端以自然語言執行 Swap、限價單、跨鏈、代幣發行、NFT Mint 等,涵蓋 Base、Solana、Polygon、以太坊主網。建構完整意圖→編譯→執行流程,介面簡潔流暢,社群整合順暢,利用代幣激勵及分潤驅動成長。
Griffain – https://griffain.com/ @griffaindotcom
基於 Solana 的多功能 AI Agent 平台,用戶可透過 Copilot 以自然語言查詢資產、交易 NFT、管理 LP。平台開放多 Agent 模組及社群共建,採 Anchor 框架,整合 Jupiter、Tensor 等,行動端及組合彈性強,現已上線超過 10 款主力模組,執行力明顯。
Symphony – https://www.symphony.io/ @symphonyio
AI Agent 執行基礎設施,打造意圖建模、路由探索、RFQ 執行及帳戶抽象的全端系統。對話助手 Sympson 已提供市場數據和策略建議,尚未開放完整鏈上執行。Symphony 為 AgentFi 奠定基礎,未來有望支援協同式 Agent 執行與跨鏈。
HeyAnon – https://heyanon.ai/ @HeyAnonai
集意圖互動、鏈上自動化及智能分析於一體的 DeFAI 平台。
支援以太坊、Base、Solana 等多鏈及 LayerZero、deBridge 等跨鏈橋。用戶可用自然語言完成 Swap、借貸、質押、市場分析。儘管創辦人話題度高,產品仍處於 Copilot 階段,策略及智能執行尚待提升,長期可持續性待觀察。
上述評分依據作者於測試時的可用性、用戶體驗及公開路線圖,主觀色彩較濃,未含程式碼安全審核,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 AgentFi 相較意圖型 Copilot,是 DeFi 智能化更高階段。這類 Agent 擁有獨立收益策略及鏈上自主執行能力,可大幅提升用戶執行效率與資金效益。
2025 年,AgentFi 專案已密集上線或開發中,聚焦借貸與流動性挖礦領域。如 Giza ARMA、Theoriq AlphaSwarm、Almanak、Brahma、Olas Agent 系列等。
🔹 Giza ARMA – https://arma.xyz/ @gizatechxyz
Giza ARMA 為跨協議穩定幣收益最佳化的智能 Agent,部署於 Base,整合 Aave、Morpho、Compound、Moonwell 等主流借貸平台,支援跨協議再平衡、自動複利、智能資產轉換。策略系統即時監控收益率、交易成本與價差,能自主調整配置,成效遠超靜態持有。模組化架構涵蓋智能帳戶、會話密鑰、核心邏輯、協議適配、風控及帳務管理,確保非託管下運作高效且安全。
ARMA 已全面上線並持續優化,是目前 DeFi 收益自動化領域應用價值極高的 AgentFi 產品。
📚 參考:
A New Paradigm for Stablecoin Yields: AgentFi to XenoFi
🔹 Theoriq – https://www.theoriq.ai/ @TheoriqAI
Theoriq Alpha Protocol 為多智能體協同協議,AlphaSwarm 是其核心產品,致力於流動性管理。
專注建構感知-決策-執行的全自動閉環,涵蓋 Portal Agent(訊號擷取)、Knowledge Agent(分析及策略選擇)、LP 助手(策略執行),可動態分配資產並即時優化收益,無須人工干預。
底層 Alpha Protocol 提供 Agent 註冊、通訊、參數配置及開發工具,定位 DeFi 智能體作業系統。用戶可利用 AlphaStudio 瀏覽、呼叫、組合 Agent,打造模組化自動化策略。
近期經由 Kaito Capital Launchpad 完成 8,400 萬美元融資,即將公開發行代幣。AlphaSwarm 社群測試網已上線,主網即將發布。
📚 參考:
Theoriq: The Evolution of AgentFi in Liquidity Mining Yields
🔹 Almanak – https://almanak.co/ @Almanak__
Almanak 是一站式 DeFi 策略自動化智能體平台,結合非託管安全及 Python 策略引擎,協助交易員與開發者部署鏈上可持續策略。
核心模組涵蓋部署(引擎)、策略(邏輯)、錢包(Safe+Zodiac)、資金庫(資產代幣化),支援收益優化、跨協議互動、LP 提供及自動交易。強調 AI 感知與風險控管,全天候自動運作。未來將引入多 Agent、AI 決策系統,打造新世代 AgentFi 基礎設施。
策略引擎採用 Python 狀態機,作為智能體決策核心,可依據市場數據、錢包狀態及用戶自訂條件自動執行鏈上操作。完整架構支援無需低層合約即可交易、借貸、LP 配置。加密隔離、權限控管與監控機制確保隱私及安全。用戶能透過 SDK 開發自訂策略,後續預計支援自然語言。
現已上線以太坊主網 USDC 借貸資金庫,更多複雜策略仍在白名單測試階段。即將參與 cookie.fun cSNAPS 公募活動。
🔹 Brahma – https://brahma.fi/ @BrahmaFi
Brahma 定位為「網路金融編排層」,將鏈上帳戶、執行邏輯與鏈下支付抽象,幫助用戶與開發者高效管理鏈上/鏈下資產。架構包含智能帳戶、持久鏈上 Agent、資金編排運作,實現無後端智能資產管理。
已上線智能體包括:
🔹 Olas – https://olas.network/ @autonolas
Olas 推出 Modius 與 Optimus Agent(隸屬 BabyDegen 系列),涵括 Solana、Mode、Optimism、Base 等公鏈,支援完整鏈上互動、智能策略執行及資產自動管理。
🔹 Axal – https://www.getaxal.com/ @getaxal
Axal 的 Autopilot Yield 提供非託管、可驗證的收益管理,整合 Aave、Morpho、Kamino、Pendle、Hyperliquid 等協議,分為三檔策略自動執行及風控:
保守型:
均衡型:
激進型:
整體設計近似高階理財風險評量架構。
🔹 Fungi.ag – https://fungi.ag/ @FungiAgents
Fungi.ag 是專為 USDC 收益優化打造的全自動 AI 智能體,會根據 APR、費率、風險自動分配資金至 Aave、Morpho、Moonwell、Fluid,無需手動操作,授權 Session Key 即可高效獲利。
現已支援 Base,後續將拓展到 Arbitrum、Optimism。Fungi 同時開放 Hypha 策略腳本接口,社群可共同建構 DCA、套利等新策略。DAO 與社交工具完善生態系。
ZyFAI – https://www.zyf.ai/ @ZyfAI_
ZyFAI 部署於 Base、Sonic,是智能 DeFi 助理,結合鏈上介面及 AI,實現分層資產管理。
三大核心策略:
以上評分以作者實測體驗、路線圖及可用性為依據,主觀性強,未含程式碼安全審核,不構成投資建議。
AgentFi 實際落地與前瞻分析
短期而言,借貸與流動性挖礦是 AgentFi 最具價值、最容易落地的場景,兩者在 DeFi 生態高度成熟,非常適合智能體深度整合,具體表現於:
極廣泛的策略空間及多維最佳化手段:
借貸不僅追求高收益,還涉及利差套利、槓桿循環、債務再融資、清算保護等。
動態環境對即時感知與快速回應要求高:
執行時機及窗口成本高,自動化可充分釋放最大效益:
借貸 vs. 收益農場:AgentFi 實際落地成熟度分析
借貸智能體具備數據結構穩定、策略明確、落地門檻低等優勢,Giza ARMA 已經證明其效益。
流動性挖礦則複雜度高,Agent 必須能因應價格波動、費用累積與動態分配,對感知、推理、執行要求極高,Theoriq 等專案正積極攻克此問題。
中長期前瞻
Pendle 收益交易:
時間週期與收益曲線清楚,Pendle @pendle_fi 適合作為 Agent 管理期限輪動及多池套利工具。
創新的資產拆分結構(PT 本金/低風險,YT 收益/高風險)非常適合策略模組化。
自動化痛點:
AgentFi 智能系統可自動匹配用戶目標至最佳策略、動態分配、輪動與再部署,大幅提升資金效率。
Pendle 的時間性、可拆分及動態特質,非常適合建立收益群體智能體或投資組合智能體。若結合意圖輸入(如「6 個月可提、年化 10%」)及自動執行,Pendle 有機會成為標竿 AgentFi 應用。
資金費率套利:
高收益高難度,需跨市場、跨鏈協調。
鏈上選擇權降溫,但永續合約仍活躍。AgentFi 可促進資金費率套利、基差交易及智能對沖。
核心系統應具有:
主要挑戰:
@ethena_labs 已自動化完成資金費率套利,雖未成為原生 AgentFi,若未來開放模組並智能體化,有望成為去中心化 AgentFi 網路。
質押與再質押:
靜態質押不適合 AgentFi,LRT 動態組合潛力更大。
一般質押流程簡單、收益穩定、解綁期長,自動化空間有限。不過在可組合 LST/LRT(如 stETH、rsETH)、再質押+抵押+衍生品組合及監控型 Agent(可即時追蹤 APR、AVS 風險並動態調整)等複雜場景具備發展契機。
但再質押整體熱度下滑,ETH 市場供需失衡、應用情境有限。主流如 EigenLayer、Either.fi 現正積極轉型,因此質押較適合智能體組合模組,而非核心 AgentFi 場景。
RWA 資產:
T-bill 類協議不適合 AgentFi,多資產組合更有潛力。
主流 RWA 專注美債等低波動資產,年化 4–5%、操作頻率低、監管嚴格,不適合高頻或策略密集型自動化。未來可探索:
Swap 策略智能組合:從意圖基礎到 AgentFi 引擎
現代 Swap 系統透過帳戶抽象與意圖輸入簡化 DEX 路由,但本質仍是單步自動化,缺乏即時感知和策略驅動。
AgentFi 網路中,Swap 可整合進更複雜金融操作鏈。例如:
「配置 stETH/USDC 取得最高收益」,Agent 可自動完成多跳 Swap、再質押、Pendle 拆分、收益農場、利潤再投資等全鏈路操作。
Swap 在下列場景特別重要:
真正的 AgentFi Swap 智能體須同時具備:1)策略感知,2)跨協議整合,3)資本路徑優化,4)時機與風險控管。
Swap Agent 的未來在於多策略整合、倉位再平衡、跨協議價值捕捉,發展潛力極大。
DeFi 智能化進化路線圖:自動化至 Agent 網路
現今 DeFi 智能化正依下列路線持續發展:
階段一:自動化基礎設施
以規則觸發與條件執行為基礎,實現定時/定價買賣、組合再平衡等操作。Gelato、Mimic 等典型著重於底層自動化平台。
階段二:意圖 Copilot
由工具轉向意圖偵測及最佳建議產出,系統不僅能執行「要做什麼」,更理解「用戶真正需求」,推薦最適執行路徑。如 Bankr、HeyElsa 等大幅提升 DeFi 易用性。
階段三:AgentFi 智能體
實現策略閉環及自動鏈上執行,Agent 能全天候自主管理資金,依行情、用戶偏好與策略動態感知、決策及執行。批量授權無須每一步確認,安全與信任機制成主要挑戰。Giza ARMA、Theoriq AlphaSwarm、Almanak、Brahma 等積極推動落地。
未來展望:邁向高階 AgentFi 網路
下一步突破是創建可自主跨協議、跨資產執行複雜策略的高階 AgentFi 智能體,涵蓋:
這正是 DeFi 從自動化進化到智能化、從工具轉向自主決策型 Agent 的整體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