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化股票:智能合約時代的新興金融工具與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代幣化股票:智能合約時代的新興金融工具

引言

上世紀80年代末,物理學家內森·莫斯特在美國證券交易所工作時,提出了一個創新想法:創造一種追蹤標普500指數但像單只股票一樣交易的產品。盡管最初遭到質疑,他還是堅持推進了這個計劃。

ETF的誕生

1993年,第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標普存托憑證(SPDR)以SPY代碼首次亮相。這一代表數百只股票的工具最初被視爲小衆產品,但逐漸成爲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證券之一。在許多交易日,SPY的交易量甚至超過它所跟蹤的股票總和。

代幣化股票的興起

如今,區塊鏈技術正在推動一場類似的金融創新。一些平台開始提供代幣化股票——基於區塊鏈的資產,旨在反映特定公司股票的價格。這些代幣被宣傳爲一種獲得股票敞口而非所有權的方式,沒有股東地位和投票權。

智能合約取代基金?代幣化股票的崛起與隱憂

代幣化股票的優勢與爭議

代幣化股票爲全球投資者,尤其是無法直接投資美國股票的海外投資者提供了便利。然而,這種新興金融工具也引發了爭議。一些公司對其股票被代幣化表示擔憂,平台不得不澄清這些代幣實際上是爲散戶投資者提供接觸私人資產的途徑。

代幣化股票的運作機制

與傳統股票不同,代幣化股票由第三方創建。有些聲稱持有實際股票作爲托管,提供1:1的背書;其他則是完全合成的。盡管背後的法律和財務實質可能較爲薄弱,但其交易體驗類似於傳統經紀商應用。

衍生品的發展軌跡

新的金融衍生品通常遵循一個可識別的發展軌跡:從市場混亂到投機者湧入,再到主流採用,最終成爲基礎設施。代幣化股票可能會經歷類似的過程,從散戶交易者使用,到套利者採用,再到機構投資者參與。

代幣化股票的特點與挑戰

代幣化股票的一個獨特特點是時間差。傳統股票市場有固定的開閉市時間,而代幣化股票可能在股票市場關閉時繼續交易,對新信息作出反應。這帶來了價格波動和流動性不足等挑戰。

監管與信任問題

目前,代幣化股票的監管環境仍不明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尚未就此明確表態。不同平台的基礎設施差異較大,有些在歐洲框架下發行,有些依賴智能合約和離岸托管機構。投資者需要謹慎考慮他們實際購買的是什麼,以及相關的權利和風險。

智能合約取代基金?代幣化股票的崛起與隱憂

未來展望

盡管面臨挑戰,代幣化股票仍顯示出巨大潛力。它們爲投資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參與方式,特別是對那些傳統上被排斥在公共投資之外的人羣。隨着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監管的明確,代幣化股票可能會成爲重要的金融工具,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領先於基礎資產。

與ETF的發展類似,代幣化股票的創新者並非旨在重新定義股票市場,而是尋求提供更流暢的投資界面。未來,關鍵在於這些新型金融工具能否在市場波動中站穩腳跟,並爲全球投資者提供可靠的價值。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MetaMisfitvip
· 08-11 20:55
又一个金融老几样
回復0
Gas费刺客vip
· 08-11 20:43
又一个圈钱噱头啊
回復0
NFT Regret Machinevip
· 08-11 20:30
好久不见啊spdr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