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中心化社交網絡的新思路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了去中心化社交網絡面臨的三大挑戰:吸引用戶、處理個人信息和廣告問題。他們認爲當時的科技巨頭佔據了絕對優勢,很難被撼動。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些"不可能"的挑戰似乎正在被逐一攻克。本文將探討去中心化社交(DeSo)領域的新思路如何應對這些問題:1. 利用開放社交圖層解決冷啓動問題2. 運用身分驗證和密碼學技術處理用戶身分問題 3. 通過代幣經濟和激勵機制解決收入問題## 社交圖譜與冷啓動問題新興社交平台往往面臨冷啓動難題 - 如何在沒有用戶基礎的情況下吸引用戶。傳統做法是通過大規模營銷吸引用戶註冊,但留存用戶並持續產生內容和利潤同樣具有挑戰性。隨着平台衰落,積累的社交關係網路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Web2社交網絡中,社交圖譜(用戶關係網路)與社交應用緊密綁定。用戶之所以不離開主流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朋友都在那裏"。如果能將社交圖譜和應用分離,即使某個應用消失,我們仍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交關係輕鬆啓動新應用。這正是Web3應對冷啓動問題的思路。## 利用公鏈作爲開放社交圖譜公共區塊鏈本身可以視爲一種社交圖譜。通過查看錢包地址,我們能了解一個用戶的鏈上資產、交易記錄和所屬社群等信息。一些項目正在探索這種方向。例如,Debank將鏈上數據轉化爲可讀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消息功能,從而構建類似社交網絡的應用。0xPPL則嘗試利用鏈上用戶資料構建類Twitter風格的社交網絡。通過使用先進的語言模型,可以將原始交易數據轉化爲普通用戶易於理解的形式。## 構建原生社交圖譜協議僅依賴公鏈數據存在局限性,因爲公鏈主要爲金融應用設計,收集的數據並非最適合社交網絡。一種思路是在公鏈之上構建專門的社交圖譜協議。例如,Lens Protocol將社交互動抽象爲"發布"、"評論"、"分享"等鏈上行爲。Farcaster採用類似的抽象,但在技術實現上有所不同。Cyberconnect則更注重聚合各種鏈上和鏈下的社交關係。這些協議的關鍵是提供開放的社交圖譜層,而非構建具體應用。這樣即使某個應用消失,積累的社交關係仍可被其他開發者使用,只需一次成功就能啓動整個生態系統。## 從零設計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第三種策略是從零開始構建去中心化解決方案,認爲社交媒體需要專門的區塊鏈或去中心化基礎設施。DeSo正在構建一個專注於社交應用的L1區塊鏈,優化"每秒帖子數"而非"每秒交易數"。在此之上,DeSo計劃構建各種社交應用。Bluesky和Mastodon等平台也採用類似策略,但不基於區塊鏈,而是依賴去中心化的服務器系統。Mastodon使用類似電子郵件的系統,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服務提供商。Bluesky基於開源AT協議開發,爲Twitter風格的平台提供開放社交圖譜。這些項目拒絕了現有公鏈適用於社交網絡的觀點,獲得了更精細的設計控制,但也失去了與現有Web3生態系統的聯繫。它們能否真正實現去中心化,以及是否會將社交圖譜與應用解耦,仍有待觀察。這將是Web3社交未來的關鍵問題之一。
Web3去中心化社交新思路:開放社交圖譜破解冷啓動難題
去中心化社交網絡的新思路
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了去中心化社交網絡面臨的三大挑戰:吸引用戶、處理個人信息和廣告問題。他們認爲當時的科技巨頭佔據了絕對優勢,很難被撼動。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些"不可能"的挑戰似乎正在被逐一攻克。本文將探討去中心化社交(DeSo)領域的新思路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社交圖譜與冷啓動問題
新興社交平台往往面臨冷啓動難題 - 如何在沒有用戶基礎的情況下吸引用戶。傳統做法是通過大規模營銷吸引用戶註冊,但留存用戶並持續產生內容和利潤同樣具有挑戰性。隨着平台衰落,積累的社交關係網路也會隨之消失。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Web2社交網絡中,社交圖譜(用戶關係網路)與社交應用緊密綁定。用戶之所以不離開主流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朋友都在那裏"。
如果能將社交圖譜和應用分離,即使某個應用消失,我們仍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交關係輕鬆啓動新應用。這正是Web3應對冷啓動問題的思路。
利用公鏈作爲開放社交圖譜
公共區塊鏈本身可以視爲一種社交圖譜。通過查看錢包地址,我們能了解一個用戶的鏈上資產、交易記錄和所屬社群等信息。
一些項目正在探索這種方向。例如,Debank將鏈上數據轉化爲可讀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消息功能,從而構建類似社交網絡的應用。0xPPL則嘗試利用鏈上用戶資料構建類Twitter風格的社交網絡。通過使用先進的語言模型,可以將原始交易數據轉化爲普通用戶易於理解的形式。
構建原生社交圖譜協議
僅依賴公鏈數據存在局限性,因爲公鏈主要爲金融應用設計,收集的數據並非最適合社交網絡。
一種思路是在公鏈之上構建專門的社交圖譜協議。例如,Lens Protocol將社交互動抽象爲"發布"、"評論"、"分享"等鏈上行爲。Farcaster採用類似的抽象,但在技術實現上有所不同。Cyberconnect則更注重聚合各種鏈上和鏈下的社交關係。
這些協議的關鍵是提供開放的社交圖譜層,而非構建具體應用。這樣即使某個應用消失,積累的社交關係仍可被其他開發者使用,只需一次成功就能啓動整個生態系統。
從零設計去中心化社交媒體
第三種策略是從零開始構建去中心化解決方案,認爲社交媒體需要專門的區塊鏈或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DeSo正在構建一個專注於社交應用的L1區塊鏈,優化"每秒帖子數"而非"每秒交易數"。在此之上,DeSo計劃構建各種社交應用。
Bluesky和Mastodon等平台也採用類似策略,但不基於區塊鏈,而是依賴去中心化的服務器系統。Mastodon使用類似電子郵件的系統,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服務提供商。Bluesky基於開源AT協議開發,爲Twitter風格的平台提供開放社交圖譜。
這些項目拒絕了現有公鏈適用於社交網絡的觀點,獲得了更精細的設計控制,但也失去了與現有Web3生態系統的聯繫。它們能否真正實現去中心化,以及是否會將社交圖譜與應用解耦,仍有待觀察。這將是Web3社交未來的關鍵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