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場假新聞困局:從創始人離世謠言到SEC官方帳號被黑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市場的虛假信息困境

加密市場有着自己獨特的"狼來了"故事。

近日,一則未經證實的"突發新聞"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消息稱中國再次禁止加密貨幣交易、挖礦及相關服務,理由包括金融風險、資本外逃和環境影響等。多個海外知名財經帳號紛紛轉發這一消息。

對於經驗豐富的加密投資者來說,這類假新聞已經司空見慣。比特幣價格也早已對此類信息免疫。然而,加密市場確實存在一個奇怪的循環 -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一則影響深遠的虛假信息。

雖然人們可能對中國禁令這類循環新聞習以爲常,但並不意味着能夠對所有假新聞都保持警惕。當足夠多的人相信某個虛假信息會影響價格時,它就真的會影響價格。

中國"禁令"只是加密市場受假新聞影響的冰山一角。回顧整個加密市場發展史,那些重量級的虛假信息曾實實在在地影響過加密資產的走向。在一則假新聞背後,往往隱藏着一條復雜的信息傳播鏈。

加密假新聞演變史:從業餘到專業的關鍵事件

2017:以太坊創始人"離世"謠言

2017年6月26日是加密貨幣假新聞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當天下午,國外知名論壇4chan上出現一則消息稱:"Vitalik Buterin在車禍中喪生。"這條粗糙的謠言在接下來的幾小時內引發了加密貨幣歷史上首次由假新聞導致的市場崩潰。ETH價格在6小時內從317美元跌至216美元,跌幅近32%。

社交媒體上充斥着求證的帖子,持幣者們爭論是否應該立即拋售。謠言傳播約10小時後,Vitalik本人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張手持當天以太坊區塊編號和哈希值的照片進行闢謠,用區塊鏈本身證明自己安然無恙。

這一事件揭示了早期加密世界的一個殘酷現實:在信息極度不對稱的市場中,一條匿名帖子的破壞力可能堪比官方公告。早期的假新聞多由業餘玩家制造,往往與項目創始人綁定。市場將創始人的個人安危與項目存亡直接掛鉤。

2018:高盛"放棄"比特幣的烏龍

當假消息披上專業外衣時,其破壞力更甚。

2018年9月5日,一家知名商業網站報道稱"高盛擱置加密貨幣交易臺計劃"。如果高盛真的設立加密貨幣交易臺,意味着其機構客戶可以通過高盛買賣比特幣,這在當時被視爲加密貨幣獲得主流認可的重要裏程碑。

次日,高盛CFO在一場科技大會上澄清這是假新聞。但爲時已晚,在那24小時的恐慌中,大量投資者已經斬倉離場。據報道,加密貨幣總市值在一小時內下降了120億美元,其中比特幣當日跌幅超過6%。

2021:沃爾瑪與萊特幣"合作"事件

2021年9月13日的沃爾瑪與萊特幣合作假新聞,是一起徹頭徹尾的預謀犯罪。

當天早上,一份看似官方的新聞稿出現在全球最大的新聞發布服務商之一的平台上。新聞稿宣布沃爾瑪將與萊特幣達成重大合作,並提供了詳細的合作計劃和高管引語。

一些加密媒體開始爭相報道,甚至連萊特幣基金會的官方帳號都轉發了這條消息。市場反應強烈,萊特幣價格在短時間內漲幅超過30%。

然而,沃爾瑪很快發表聲明澄清這是一則虛假消息。後續調查發現,在假新聞發布前48小時,市場上出現了異常的萊特幣看漲期權交易。操縱者通過精心布局在這場騙局中獲利數百萬美元。

這起事件的可怕之處在於其高度專業性,從註冊相似域名、制作虛假新聞稿,到選擇發布時機、利用官方帳號背書,每一步都經過精密計算。這已不是簡單的惡作劇,而是一個有組織的犯罪行爲,試圖通過新聞交易來牟利。

2023:某知名加密媒體的誤報事件

2023年10月16日,加密貨幣媒體行業經歷了一次值得反思的事件。

下午1點17分,一張據稱來自彭博終端的截圖在加密社區流傳,顯示SEC已批準貝萊德的比特幣現貨ETF。7分鍾後,一家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媒體在其官方社交帳號上發布了這條"突發新聞"。

市場反應迅速而劇烈。比特幣價格在30分鍾內從27,900美元飆升至30,000美元,漲幅超過7%。8100萬美元的空頭倉位被強制平倉。

然而,疑問很快浮現:爲什麼只有這一家媒體在報道?爲何SEC官網和貝萊德都保持沉默?

39分鍾後,該媒體刪除了原推文。但損害已經造成,市場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裏經歷了一輪完整的漲跌週期。

這起事件引發了業內激烈討論。有觀點認爲,當媒體將速度置於準確性之上時,他們就不再是媒體,而成爲了市場操縱的工具。

2024:監管機構也難逃黑客之手

2024年1月,SEC官方社交帳號發布了一則虛假的比特幣ETF批準消息。FBI調查顯示,攻擊者通過技術手段獲得了帳號控制權。比特幣價格在假消息發布後短暫漲,闢謠後又迅速下跌。

十月,FBI逮捕了嫌疑人。法庭文件顯示,這是一起有預謀的金融犯罪,攻擊者在發布假消息前已建立了大量比特幣多頭倉位。

十年間,加密貨幣假新聞從"無心之失"演變爲"蓄意犯罪"。技術門檻、資金規模、組織化程度都在不斷升級,投資者可能躲過某一次假新聞,但難以保證不會在下一次中招。

當真相被稀釋:三人成虎的新含義

在加密市場,追蹤一條假新聞的源頭往往是徒勞的。

一個典型的加密假新聞傳播路徑可能是這樣的:

  1. 最初源頭通常是小型社交羣組,追蹤幾乎不可能。
  2. 在小圈子發酵,開始添加"佐證"。
  3. 加密媒體平台賦予消息"準官方"色彩。
  4. 意見領袖介入,大多選擇"轉發但不背書"的策略。
  5. 市場開始反應,價格波動反過來爲假新聞提供"市場驗證"。

當消息經過多層傳播後,追溯源頭變得幾乎不可能。每一層傳播都會添加新的"細節",引入新的解釋,直到原始信息被完全稀釋。

在加密市場,謠言可以不負責任地快速傳播,闢謠卻需要嚴謹的證據和邏輯。傳播恐慌或獨家消息可能帶來交易機會,傳播闢謠卻沒有直接收益。

每個參與者都在根據自身利益理性行事,但這些"理性"選擇疊加在一起,卻創造了一個集體非理性的結果。

市場被假新聞一次次愚弄,但似乎沒有人能夠或願意打破這個循環。

這或許就是"三人成虎"在加密時代的新含義:不是三個人說就會變成真的,而是當足夠多的人相信它會影響市場時,它就真的影響了市場。在這個過程中,真相本身反而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BTC2.55%
LTC0.7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治理提案狂vip
· 08-12 10:09
又是熟悉的禁令套路
回復0
半佛薅羊毛vip
· 08-12 10:06
市场韭菜真不少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