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双刃剑:监管挑战与金融创新的博弈

稳定币的兴起与监管挑战

近期,"稳定币"这一概念突然成为热点话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区块链法律服务的律师,我每天都在接触与之相关的业务和案件。最近短短几天内发生的几件事,让人不禁感到有些魔幻。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召开学习会,讨论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公布了一起利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换汇的大案,涉案金额高达65亿元。美国正式签署法案,确立了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香港也即将施行《稳定币监管条例》,成为全球首个为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体系的地区。

这些事件集中发生,一方面是主要金融中心在推动稳定币的合规化和金融化,另一方面国内部分执法机关仍将稳定币视为"非法金融活动"。这种监管节奏和制度观念的错位,似乎提醒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稳定币的现实角色与制度定位了。

上海65亿稳定币跨境换汇大案暴露监管困境:政策严打为何难阻违法乱象?

稳定币为何受黑灰产青睐?

地下钱庄之所以偏爱以USDT为代表的稳定币作为跨境换汇工具,主要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换汇面临的诸多限制:

  1. 突破额度限制:通过稳定币可轻松规避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上限。

  2. 降低资金池压力:无需在境内外准备大量外汇头寸,大幅降低运营门槛。

  3. 提高到账效率:链上转账通常10分钟至1小时内即可完成,全天候运转。

  4. 增强身份隐蔽性:多层地址混淆使资金流向与真实身份之间的关联难以追踪。

  5. 利用监管套利:在宽松监管地区完成法币落地,规避严格的境内监管。

稳定币技术的介入重构了非法换汇的运作方式,极大提升了黑灰产的效率和隐蔽性。它正成为跨境资金"灰色流动"的新型技术基础设施。

国家为何持续高压打击虚拟货币相关犯罪?

我国对虚拟货币相关犯罪的高压打击主要基于两个核心监管逻辑:

  1. 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使其难以被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有效监管,容易被用于掩饰、转移非法所得。

  2. 作为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虚拟货币的无国界特征极易成为规避监管、实现非法换汇的工具。

这类行为不仅扰乱金融秩序,还会对宏观调控与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实质性影响,包括统计失真、宏观调控失灵、税收与资产流失等。

自2017年以来,监管力度不断加码。2020年起的"断卡"行动促使地下钱庄等将资金通道切换至稳定币。2021年再次重申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后,稳定币在灰产领域反而更加活跃。

这也催生了一批"低买高卖"套利的中介群体,俗称"U商"。他们虽不直接参与上游环节,但常因提供撮合交易而被指控非法经营等罪名,成为当前司法实务中的"高风险边缘人群"。

政策打压能否真正"消灭"稳定币?

尽管监管政策不断加码,但作为办理过大量相关案件的律师,我不禁思考:这种持续严打是否真能实现有效打击犯罪的目的?

实际情况往往是:

  1. 被抓的多是"边缘人物":普通员工、"车手"、中间人等,而非决策者或真正的收益方。

  2. 主犯在逃,执法手段难以追及:很多操盘者早已出境,跨国执法成本高昂。

  3. 国家损失难以追回,司法资源投入回报有限:即便投入大量资源,实际追回金额常远低于预期。

这种碎片化打击虽有威慑力,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我们回顾近年被官方通报的典型案件,似乎呈现出一种"越堵越漏"、"越打越大"的失控感。

上海65亿稳定币跨境换汇大案暴露监管困境:政策严打为何难阻违法乱象?

稳定币主导权的流失

如果说打击灰产是"防",那主导合法替代路径本应是"攻"。遗憾的是,中国曾经的稳定币大国地位已经丧失。那些如今知名的全球交易所,创始人几乎清一色是中国人。但政策壁垒导致项目方、平台、投资团队被迫关停或出海,中国失去了主导整个稳定币生态的机会。

央行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虽试图另辟蹊径,但由于缺乏广泛应用场景和生态配套,市场接受度仍然低迷。仅靠行政命令强行推广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支付替代。

推广数字人民币未能实现政策目标,一方面证明了政策路径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对稳定币"封杀"带来的负面效果:问题并未消失,反而让灰色路径更加隐蔽复杂。

稳定币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2025年7月,美国正式确立了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专家评价称:"美元稳定币本质是美元在区块链世界的代币化投射,是美元霸权的数字延伸。它通过技术手段放大了美元的全球渗透力,但也带来了新的系统性风险。对国家而言,稳定币也成了货币主权博弈的新战场。"

从技术角度看,稳定币是一种锚定法币价值、运行于区块链网络之上的可编程数字资产。它具有高效、去中心化、低成本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 跨境贸易结算
  2. 自由贸易区与保税仓支付系统
  3. 供应链金融
  4. 碳交易与数字资产市场
  5. B端与C端支付工具

稳定币确实存在被用于非法活动的风险,但也有切实的正向用途。这正是为何多地都在积极探索为其设计"合规沙盒"。我们在评估稳定币监管政策时,需要深入理解其在跨境支付、金融服务、产业协同等方面的价值,思考如何以可控方式让其为我所用。

制度缺位是问题根源

稳定币不是天然的犯罪工具,而是新金融结构的载体。它是否会被滥用,关键取决于制度是否能及时跟进。一味打压不能阻碍技术发展,反而可能失去本可掌握的全球竞争力。

从刑事律师的办案经历来看,制度真空带来了实质性的执法困境:

  1. 办案单位认知滞后:大多数基层办案人员对区块链技术原理与运行机制缺乏基本认知。

  2. 打击策略碎片化:涉虚拟货币案件在定性上往往缺乏清晰边界,造成法律适用上的摇摆不定。

仅靠"堵漏洞、抓现行"来维持底线是高成本、低产出的方式。只要市场存在真实需求,就永远会有"替代性方案"被开发出来。

真正有效的制度建设,应当是构建一种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取得动态平衡的体系。这才是未来金融治理应走的方向。

上海65亿稳定币跨境换汇大案暴露监管困境:政策严打为何难阻违法乱象?

结语

真正的出路不在于堵死"稳定币"这类技术工具,而是构建能够引导、替代、规制的合规生态体系,让虚拟货币监管政策能够精准有效地发挥作用。让该打击的无处遁形,让该利用的为我所用。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收藏家vip
· 08-11 18:16
监管再严 人家照样用usdt
回复0
薛定谔的盈利vip
· 08-11 18:15
这种执法温差 不愧是虚实共存啊
回复0
链上福尔摩斯妹vip
· 08-11 18:14
真·数据吃瓜选手 这套监管政策明显钓鱼啊 65个e直接暴露链上资金大动作
回复0
ETH三明治侠vip
· 08-11 18:05
谁都管不住的usdt看戏王
回复0
GasFeeCrybabyvip
· 08-11 17:51
就就64亿...小钱啦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