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规禁匿名加密钱包 监管创新引争议

欧盟新推加密资产监管政策:平衡创新与安全的艰难尝试

2024年1月中旬,欧盟作为全球首个制定全面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主要司法管辖区,再次提出在反洗钱监管规则中针对加密货币转账和私人钱包制定更严格的限制规则。3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将这一构想落实为最新的反洗钱法规。

新规主要内容

这项被称为"开盒令"的新规旨在消除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以规制洗钱、逃税和非法资产转移等行为。主要规定包括:

  1. 在欧盟管辖范围内,禁止使用任何身份不明的自托管加密钱包进行交易。
  2. 加密货币公司需对1000欧元以上的交易进行尽职调查。

这一规定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使用者和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VASP)。

新规的影响

新规在积极和消极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积极方面:

  • 与MiCA法案和加密货币转账信息收集规则相配合,有助于规制加密货币相关犯罪。
  • 为未来可能制定的加密资产税收政策奠定基础。

消极方面:

  • 直接消除了加密货币的匿名性这一核心特征。
  • 可能动摇基于去中心化技术建立的金融生态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反洗钱法案不仅针对加密资产,还对其他可能用于洗钱的工具和渠道进行了严格控制,如限制大额现金交易、加强奢侈品行业监管等。

对加密资产行业的影响

作为全球主要司法管辖区,欧盟的这一监管举措可能会对整个加密资产行业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各国后续的监管规则很可能会参考这一立法。

从积极角度看,这一规定并非禁止加密货币的存在或使用,而是要求在公开、受监管的环境下使用和投资加密货币。这种方式相比完全禁止更为灵活。

然而,这种监管也带来了挑战。它可能会影响使用者自由支配资产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传统中心化监管权力向加密资产领域的延伸。这可能会引发加密社区的反弹,因为它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对其他加密资产的影响

目前,"开盒令"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交易,尚未明确覆盖其他加密资产。这可能是因为:

  1. 其他加密资产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尚未成为主要的洗钱或逃税工具。
  2. 欧盟在加密资产监管方面仍保持审慎态度,不愿过早将尚未成熟的技术纳入严格监管。

结语

尽管"开盒令"还需经过三年的窗口期才能正式实施,但这意味着在欧盟司法管辖区内,已经无法使用自我托管钱包进行加密货币匿名支付。对此,业内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这可能侵犯基本公民权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必要的监管措施。

无论如何,欧盟作为首个尝试全面监管加密资产的主要经济体,其勇气和尝试值得关注。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影响,还需要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zkProofInThePuddingvip
· 9小时前
监管又来了咯,还能好好玩儿吗
回复0
钱包自毁专家vip
· 9小时前
监管又来了 躺平等死
回复0
盲盒拆穿人vip
· 9小时前
这套真不行 凉了
回复0
WalletsWatchervip
· 9小时前
有啥监管 照该躲还得躲
回复0
SneakyFlashloanvip
· 10小时前
又见监管魔爪 可怕
回复0
瞎猫碰到死老鼠vip
· 10小时前
又来管管管?怕了怕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