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T21法案解读:开启加密世界新纪元2024年5月22日,美国众议院以279票对136票通过FIT21法案,该法案全称为"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这一法案为数字资产建立了监管框架,可能成为对加密货币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法案之一。其通过恰逢以太坊现货ETF申请审批之际,为未来更多加密资产申请现货ETF以及合规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加密货币行业长达十余年的灰色地带时代即将结束,正式迈入新纪元。## 监管职责划分法案将数字资产分为数字商品和证券两类,并明确了不同监管机构的职责:-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负责监管数字商品交易及相关市场参与者-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监管被视为证券的数字资产及其交易平台## 数字资产定义法案将"数字资产"定义为一种可交换的数字表征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可在不依赖中介的情况下实现个人之间的转移- 在加密保护的公共分布式账本上进行记录这一定义涵盖了从加密货币到代币化实体资产等广泛的数字形态。## 商品与证券的划分标准法案提出了几个关键因素来判断数字资产是属于证券还是商品:1. 投资合同(Howey测试):如果数字资产的购买被视为投资,且投资者期待通过企业家或第三方努力获利,该资产通常被视为证券。2. 使用与消费:如果数字资产主要用作消费品或服务的媒介,如用于购买特定服务或产品的代币,它可能被归类为商品或非证券资产。3. 去中心化程度:高度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资产更可能被视为商品。4. 功能与技术特性:数字资产的技术构建和功能实现方式也是分类依据。5. 市场活动:如果资产主要通过投资的预期回报进行营销,它可能被视为证券。这些标准对于规范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至关重要,并将影响未来可能获批现货ETF的数字资产类型。## 使用与消费标准从使用与消费角度来看,公链、PoW代币和功能性代币更符合商品标准。这些数字资产的共同特点是主要用作交易媒介或支付方法,而非作为投资期待资本增值。尽管在实际市场中,这些资产也可能被投机性购买和持有,但从设计和主要用途角度看,它们更倾向于被视为商品。## 去中心化程度界定法案提出了具体的去中心化度量标准:1. 控制权和影响力:过去12个月内,没有个人或实体能单方面控制或实质改变区块链系统的功能或运作。2. 所有权分布:过去12个月内,没有与数字资产发行者相关的个人或实体拥有超过20%的数字资产发行总量。3. 投票权和治理:过去12个月内,没有与数字资产发行者相关的个人或实体能单方面指导或影响超过20%的数字资产或相关去中心化治理系统的投票权。4. 代码贡献和修改:过去3个月内,数字资产发行者或相关人员未对区块链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实质性、单方面的修改,除非是为解决安全漏洞、维护常规、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或其他技术改进。5. 市场营销和推广:过去3个月内,数字资产发行者及其关联人未将数字资产作为投资向公众营销。其中,所有权分布和治理权的20%边界线对数字资产定义为证券或商品意义重大。得益于区块链的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这些界定标准的量化将变得更加清晰和公平。## 功能与技术特性数字资产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联系决定了其监管方向,主要包括资产如何被创建、发行、交易和管理:1. 资产发行:许多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的程序化机制发行,基于预设算法和规则,而非人工干预。2. 交易验证:数字资产交易需通过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验证和记录,确保交易正确性和不可篡改性。3. 去中心化治理:部分数字资产项目实现了去中心化治理,持有特定代币的用户可参与项目决策过程。这些特征直接影响资产的监管方式:- 如果数字资产主要通过区块链自动化程序提供经济回报或允许投票参与治理,可能被视为证券,因为这表明投资者期待通过管理或企业努力获得利益。- 如果数字资产主要作为交换媒介或直接用于获取商品或服务,则可能更倾向于被分类为商品。## 程序化发行特性倾向于定义为商品法案指出,即使数字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条款出售或转让,如果是通过程序化区块链系统自动发行的,它们本身并不自动成为证券。这是因为:1. 程序化操作:区块链技术允许资产发行和管理通过代码自动执行,不依赖传统企业结构或外部管理者干预。2. 去中心化特性:许多基于区块链的资产发行利用去中心化特性,如智能合约和DApp,确保资产操作和管理遵循预设规则。3. 编程透明性:通过智能合约等方式发行的资产,其规则和逻辑通常公开透明,投资者可直接访问这些规则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 具有治理和投票功能的数字资产处理对于具有投票权且过去12个月内没有任何相关人员单独拥有或控制超过20%投票权的数字资产,其定义为商品还是证券存在争议。这涉及数字资产监管中的复杂领域,即如何处理具有治理和投票功能的资产。理解这一问题需要区分两个关键概念:资产的去中心化程度和资产提供给投资者的控制或经济利益期望。1. 去中心化与投票权:高度去中心化通常推动资产被视为商品,因为它降低了单个实体对资产价值和运作的控制。2. 投票权与证券属性:如果数字资产允许持有者通过投票权参与对经济决策有重大影响的治理,可能使资产被视为证券。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评估:- 投票权的实质影响:投票是否对资产的价值和运作有实质性的直接影响?- 经济回报期望:持有者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回报还是使用资产进行交易和其他活动?在以太坊现货ETF申请获批的背景下,ETH的定义更倾向于功能性使用,其质押和治理性质主要用于维护网络运行而非经济回报。未来与ETH情况类似的数字资产,在满足去中心化程度等前置条件的情况下,理论上都可以依据本次批准作为范本。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DAO治理的DeFi协议,如果治理方向更趋近于获取经济回报或分红,则更可能被定义为证券;如果治理方向趋于功能性、技术升级等方面,则被定义为商品的概率更大。## 技术和创新支持法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支持金融科技创新:1. 扩展SEC的创新和金融科技战略中心(FinHub)以及CFTC的实验室(LabCFTC),促进金融科技相关政策制定,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新兴技术指导和资源。2. 建立CFTC与SEC的联合咨询委员会,专注于数字资产问题,促进两大监管机构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合作和信息共享。3. 研究去中心化金融(DeFi):要求SEC和CFTC研究DeFi发展,评估其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潜在监管策略。4. 非同质化代币(NFTs)研究:探索NFTs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监管需求。这些措施基本奠定了将加密货币合规化的态度,明确了DeFi和NFTs的研究方向,意味着这些领域在未来也可能迎来逐步明确的监管策略。
FIT21法案通过 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定调新纪元
FIT21法案解读:开启加密世界新纪元
2024年5月22日,美国众议院以279票对136票通过FIT21法案,该法案全称为"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这一法案为数字资产建立了监管框架,可能成为对加密货币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法案之一。其通过恰逢以太坊现货ETF申请审批之际,为未来更多加密资产申请现货ETF以及合规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加密货币行业长达十余年的灰色地带时代即将结束,正式迈入新纪元。
监管职责划分
法案将数字资产分为数字商品和证券两类,并明确了不同监管机构的职责:
数字资产定义
法案将"数字资产"定义为一种可交换的数字表征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这一定义涵盖了从加密货币到代币化实体资产等广泛的数字形态。
商品与证券的划分标准
法案提出了几个关键因素来判断数字资产是属于证券还是商品:
投资合同(Howey测试):如果数字资产的购买被视为投资,且投资者期待通过企业家或第三方努力获利,该资产通常被视为证券。
使用与消费:如果数字资产主要用作消费品或服务的媒介,如用于购买特定服务或产品的代币,它可能被归类为商品或非证券资产。
去中心化程度:高度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资产更可能被视为商品。
功能与技术特性:数字资产的技术构建和功能实现方式也是分类依据。
市场活动:如果资产主要通过投资的预期回报进行营销,它可能被视为证券。
这些标准对于规范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至关重要,并将影响未来可能获批现货ETF的数字资产类型。
使用与消费标准
从使用与消费角度来看,公链、PoW代币和功能性代币更符合商品标准。这些数字资产的共同特点是主要用作交易媒介或支付方法,而非作为投资期待资本增值。尽管在实际市场中,这些资产也可能被投机性购买和持有,但从设计和主要用途角度看,它们更倾向于被视为商品。
去中心化程度界定
法案提出了具体的去中心化度量标准:
控制权和影响力:过去12个月内,没有个人或实体能单方面控制或实质改变区块链系统的功能或运作。
所有权分布:过去12个月内,没有与数字资产发行者相关的个人或实体拥有超过20%的数字资产发行总量。
投票权和治理:过去12个月内,没有与数字资产发行者相关的个人或实体能单方面指导或影响超过20%的数字资产或相关去中心化治理系统的投票权。
代码贡献和修改:过去3个月内,数字资产发行者或相关人员未对区块链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实质性、单方面的修改,除非是为解决安全漏洞、维护常规、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或其他技术改进。
市场营销和推广:过去3个月内,数字资产发行者及其关联人未将数字资产作为投资向公众营销。
其中,所有权分布和治理权的20%边界线对数字资产定义为证券或商品意义重大。得益于区块链的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这些界定标准的量化将变得更加清晰和公平。
功能与技术特性
数字资产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联系决定了其监管方向,主要包括资产如何被创建、发行、交易和管理:
资产发行:许多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的程序化机制发行,基于预设算法和规则,而非人工干预。
交易验证:数字资产交易需通过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验证和记录,确保交易正确性和不可篡改性。
去中心化治理:部分数字资产项目实现了去中心化治理,持有特定代币的用户可参与项目决策过程。
这些特征直接影响资产的监管方式:
如果数字资产主要通过区块链自动化程序提供经济回报或允许投票参与治理,可能被视为证券,因为这表明投资者期待通过管理或企业努力获得利益。
如果数字资产主要作为交换媒介或直接用于获取商品或服务,则可能更倾向于被分类为商品。
程序化发行特性倾向于定义为商品
法案指出,即使数字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条款出售或转让,如果是通过程序化区块链系统自动发行的,它们本身并不自动成为证券。这是因为:
程序化操作:区块链技术允许资产发行和管理通过代码自动执行,不依赖传统企业结构或外部管理者干预。
去中心化特性:许多基于区块链的资产发行利用去中心化特性,如智能合约和DApp,确保资产操作和管理遵循预设规则。
编程透明性:通过智能合约等方式发行的资产,其规则和逻辑通常公开透明,投资者可直接访问这些规则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
具有治理和投票功能的数字资产处理
对于具有投票权且过去12个月内没有任何相关人员单独拥有或控制超过20%投票权的数字资产,其定义为商品还是证券存在争议。这涉及数字资产监管中的复杂领域,即如何处理具有治理和投票功能的资产。
理解这一问题需要区分两个关键概念:资产的去中心化程度和资产提供给投资者的控制或经济利益期望。
去中心化与投票权:高度去中心化通常推动资产被视为商品,因为它降低了单个实体对资产价值和运作的控制。
投票权与证券属性:如果数字资产允许持有者通过投票权参与对经济决策有重大影响的治理,可能使资产被视为证券。
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评估:
在以太坊现货ETF申请获批的背景下,ETH的定义更倾向于功能性使用,其质押和治理性质主要用于维护网络运行而非经济回报。未来与ETH情况类似的数字资产,在满足去中心化程度等前置条件的情况下,理论上都可以依据本次批准作为范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DAO治理的DeFi协议,如果治理方向更趋近于获取经济回报或分红,则更可能被定义为证券;如果治理方向趋于功能性、技术升级等方面,则被定义为商品的概率更大。
技术和创新支持
法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支持金融科技创新:
扩展SEC的创新和金融科技战略中心(FinHub)以及CFTC的实验室(LabCFTC),促进金融科技相关政策制定,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新兴技术指导和资源。
建立CFTC与SEC的联合咨询委员会,专注于数字资产问题,促进两大监管机构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研究去中心化金融(DeFi):要求SEC和CFTC研究DeFi发展,评估其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潜在监管策略。
非同质化代币(NFTs)研究:探索NFTs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监管需求。
这些措施基本奠定了将加密货币合规化的态度,明确了DeFi和NFTs的研究方向,意味着这些领域在未来也可能迎来逐步明确的监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