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监管收紧 中国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发展再次分道扬镳
虚拟货币监管趋严:中国"链圈"与"币圈"的分野
近期,我国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发布风险提示,警示公众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虽然稳定币概念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仅在小范围内流传。随着美国"天才法案"的通过以及某些电商巨头计划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消息传出,内地民众开始逐渐了解稳定币乃至其他虚拟货币。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自媒体账号迅速转型为web3倡导者,频繁发布有关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的内容。在传统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新事物往往更具吸引力。然而,虚拟货币领域本就容易滋生不法行为,一些曾在2017年监管政策出台后被打击的资金盘项目开始死灰复燃。这自然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然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内地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警惕不仅仅源于其可能滋生的违法犯罪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内地缺乏虚拟货币生存的土壤。简而言之,在内地,发展区块链技术是被鼓励的,但发展虚拟货币则是不被允许的。
各地金融监管部门的表态也反映了这一态度。深圳市相关部门虽然提到"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但重点在于提示市场中存在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或"数字资产"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浙江省的表述则更为谨慎,将稳定币等仅视为一个"概念",暗示其不符合国内金融政策。
这种态度与虚拟货币在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深圳和杭州作为国内web3创业最活跃的两个城市,自然也面临着更多涉及虚拟货币的违法行为。其他地方如苏州、北京、甘肃、重庆、宁夏等地也纷纷发布类似通知,剑指以稳定币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活动。
这种监管态势让人不禁想起2017年和2021年两次重大监管政策出台时的紧张氛围。事实上,自2021年9月15日以来,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的强监管政策一直未曾改变。尽管近期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大涨,引发诸多猜测,但从法律实践角度来看,中国内地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依然严格。
早在2013年,随着央行等部门发布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内地加密领域就分化出了"链圈"和"币圈"两条发展路径。"链圈"主张重点发展区块链技术,尤其是联盟链和公链,参与者多为技术背景的程序员;"币圈"则涵盖了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各类业务,包括投资、发行、交易等,门槛相对较低。
2021年9月15日,中国内地明确将币圈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彻底结束了链圈与币圈的争论。此后,发展区块链技术在中国仍然受到鼓励,但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则被严格禁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没有明确禁止个人投资虚拟货币,但法律不承认其效力,也不提供相关法律保护。
从中国强中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来看,"要区块链,不要虚拟币"的政策取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技术角度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代币激励策略。没有虚拟货币的区块链,就如同失去水源的绿洲,难以持续发展。面对这一现实,真正致力于web3建设的从业者可能不得不考虑海外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