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区块链价格机制革新:从中心化交易到去中心化博弈
区块链价格机制探索
在区块链发展过程中,去中心化的价格博弈机制一直是被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近年来DeFi的蓬勃发展,业内外人士才开始对链上价格机制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探索。如何在链上以更符合区块链本质的方式生成价格这一关键变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区块链交易的演进
比特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项目,可以说是"区块链"概念的源头。大家熟知的第一笔比特币场外交易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程序员用10000枚BTC换取了两张披萨券,由此比特币有了0.003美分的初始价格。
价格反映单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其水平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是买卖双方达成的均衡,虽然只是两个人的小市场,不具备一般均衡性,但这标志着比特币货币交易属性的萌芽。
为满足BTC爱好者交易需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应运而生,各方对"价格"的需求也随之产生。矿工、信仰者、资本家、普通投资者、期货玩家等不同群体的博弈,逐步完善了比特币的一般均衡属性。交易所为人们提供了自由交易场所,但随着比特币热度上升和传统金融向加密资产倾斜,中心化不透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心化交易所与纯链上交互存在计算单位差异,交易所以毫秒计,区块链则以"区块"为单位。这种割裂导致我们难以准确评估交易所提供的价格数据。虽然可以监测到一些链上交互数据,但交易所内部处理仍是黑箱。在缺乏有效监管的加密领域,数据造假难以避免。这也使得热钱、杠杆更易肆意躁动,推动加密资产快速进入大众视野,吸引高风险偏好者和金融机构入场。
区块链的信任机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放松监管后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投机狂潮导致次贷危机引发信用崩塌。雷曼兄弟破产标志着危机全面爆发,漂亮财报背后是内部腐败。"信任"和"安全"成为此后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同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提出了一个不依赖"信任"的协议构想。2009年初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首枚比特币被挖出。比特币的设计涉及密码学、哈希算法、工作量证明等多学科知识,显然是经过长期思考的结果。
比特币最重要的特质是"去中心化",不受任何主体控制的发行和转账。为解构"信任主体",比特币交易需要全网节点确认,这虽然效率低下但高度安全,去中心化程度越高安全性越高。
经过十余年发展,比特币市值已达万亿美元级别。如今进行过亿美元的比特币转移已变得轻而易举,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相比之下,传统金融体系中大额资产转移涉及繁琐流程,效率低下。但在传统领域人们对机构的信任度决定了自身的选择。
传统领域的信任建立需要长期积累,成本巨大。但当一个组织缺乏制衡时,人性在巨大利益面前往往难以抵挡诱惑。存在150多年的雷曼兄弟尚且倒闭,信任瞬间崩塌。剔除中心化因素,没有中心化风险的比特币协议成为人类社会新的希望。
区块链的价格机制
对于加密资产,价格机制即定价过程。比特币的定价取决于参与博弈的各方,如矿工、持币者、合约玩家等。这个市场博弈过程能否像转账一样,以去中心化方式在链上生成?并且随着去中心化程度提高、参与者增多,其安全性和承载能力是否会随之提升?
以太坊的可编程性为加密领域创新提供了良好机会。DeFi市值和锁仓量持续攀升,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价格变量问题。当DeFi承载资金达到更高量级时,我们是否还该继续依赖某个第三方主体或组织?
当前DeFi的选择
目前DeFi协议主要有以下方向:
大多数DeFi协议需要链上价格,如抵押借贷的平仓价格、交易闪兑的实时价格、金融衍生品的清算价格等。目前主流做法是使用预言机节点喂价或项目方自行输出价格。
这种方式通常是接入中心化交易所API,直接上传价格数据或多节点取中位值。显然,价格博弈主要在中心化交易所完成,中心化因素影响极大。使用这些价格的DeFi协议及用户难以有效验证,与区块链"去中心化"、"信任机器"的本质相悖。
其次,Token难以更好捕获协议价值。DeFi生存依赖价格波动,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通信计算水平差异间形成套利空间。当前预言机仅在达到请求标准时输出价格,缺乏连贯的价格信息流。这相当于比特币系统仅在发生转账时才有算力维护,不符合区块链本质,也难以承载更大市场规模。
NEST Protocol的价格机制选择
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源于内部系统设计。但价格变量无法在区块链内部主动生成,需要外部上传。关键在于是否广播全网,允许任何人无需许可参与验证。
NEST选择延续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路线,以非合作博弈方式完成生产环节,在链上同步生成价格信息流。NEST Protocol核心是预言机,允许对已开通的任意ERC20 Token/ETH进行无需许可的报价和验证。
报价者身份不重要,关键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套利来验证价格。25个以太坊区块内未被套利的价格视为真实价格,被系统录入供调用。这类似比特币转账需全网确认才被记录。
NEST Protocol参与博弈者越多,系统越安全,可承载资金规模越大。这种机制实现了对系统本身的信任,而非对任意主体的信任,与比特币异曲同工。
NEST将吸纳加密世界的价格博弈,从中心化交易所引入NEST Protocol,这将是一场持久的共识之战。链上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平行的,完善预言机机制才能更好地连接传统资产。以去中心化方式做好链上原生资产的价格信息流是迈向传统领域的第一步。
结语
"去中心化"是人类独有的文明创造。区块链是一种科学,需要不断提出假说、归纳、证明和证伪。价格博弈机制延续区块链去中心化精神的假说方向是正确的,尽管成功样本还不多。这条路仍需要更多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