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世界中的游戏规则往往出人意料。曾经有传言称,某财库的"广告位"是可以通过购买代币获得的。具体做法是,项目方购入一定数量的该平台代币,作为交换,平台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项目方的代币,剩余部分则投资主流加密货币。当时听到这种做法,我们觉得荒谬可笑。然而,当真有中间人带着这样的提案找上门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才是井底之蛙。在加密货币领域,融资和政治选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走关系"。回想2017年ICO热潮时,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做好产品、在论坛宣传、设置ICO地址就万事大吉。我们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与社区互动和产品开发中。后来才明白,这个圈子里还需要认识业内大佬、寻找顾问、争取机构支持、联系做市商和交易所等诸多环节。加入某个阵营往往意味着要与另一方保持距离。在这个声称要"重塑世界交易体系"的新领域,派系之争依然存在。有传言称,如果你选择在某个交易所首发,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交易所的上市进程;如果得到某个社区的支持,可能会失去其他投资者的青睐;选择某家风投可能会影响其他投资机会。虽然这些"二选一"的情况确实存在,但随着行业的成熟和专业化,利益考量逐渐淡化了派系之争。毕竟在巨头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其他玩家只有团结才能分得一杯羹。心理学理论指出,人的注意力有限,为了更好地区分事物,我们习惯给人和事物贴标签。在Web3领域,这种标签化更为明显,涉及市值、行业、功能、投资方、代币发行渠道等多个方面。大家都在寻找一个支点,希望通过它来实现信任背书、快速识别项目特性、了解项目阶段、管理预期等目标。通过这些标签,人们可以快速形成初步印象并展开想象。例如,得到某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的项目,通常会被认为是优质项目或有上市预期。这些标签背后是品牌溢价,大牌之间的合作也遵循类似逻辑。标签为想象空间奠定基础,剩下的就看个人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了。网络热点的传播逻辑也相似,往往依托于一个广为人知的"叙事"或"IP",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理解成本。从少数人的关注到逐渐扩散到更广泛的群体,这是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人性使然,当一个人赚钱时,你可能觉得是运气;当多人赚钱时,你可能会开始关注;当一群人都在赚钱,尤其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并且他们能够言之凿凿地解释原因时,大多数人就会开始尝试。这些观点不断被重复,直到触动观众的情绪。Web3就像一个梦幻王国,人们都在寻找下一个机会。站在高处的人则密切关注着大众的反应,试图从他们的热情中获取利益。无论是链上活动的繁荣还是新的叙事出现,大家都明白最终要回归价值。然而,人性中的叛逆因素,尤其是在加密货币圈,总是驱使人们想要逆天改命。就像明知生老病死的规律,却希望自己能够例外。因此,许多人经历着从最初的怀疑到尝试,再到全身心投入,最后惨淡收场的循环。然后又开始关注下一个类似的项目。我们所能看到的风口,可能只是某些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幻象,而财富效应则是诱人的诱饵。在这个圈子里,我们似乎总是在重复着分分合合的循环,难以跳出这个怪圈。
Web3世界的游戏规则:标签化、派系之争与财富幻象
Web3世界中的游戏规则往往出人意料。曾经有传言称,某财库的"广告位"是可以通过购买代币获得的。具体做法是,项目方购入一定数量的该平台代币,作为交换,平台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项目方的代币,剩余部分则投资主流加密货币。当时听到这种做法,我们觉得荒谬可笑。然而,当真有中间人带着这样的提案找上门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才是井底之蛙。
在加密货币领域,融资和政治选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走关系"。回想2017年ICO热潮时,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做好产品、在论坛宣传、设置ICO地址就万事大吉。我们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与社区互动和产品开发中。后来才明白,这个圈子里还需要认识业内大佬、寻找顾问、争取机构支持、联系做市商和交易所等诸多环节。加入某个阵营往往意味着要与另一方保持距离。
在这个声称要"重塑世界交易体系"的新领域,派系之争依然存在。有传言称,如果你选择在某个交易所首发,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交易所的上市进程;如果得到某个社区的支持,可能会失去其他投资者的青睐;选择某家风投可能会影响其他投资机会。虽然这些"二选一"的情况确实存在,但随着行业的成熟和专业化,利益考量逐渐淡化了派系之争。毕竟在巨头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其他玩家只有团结才能分得一杯羹。
心理学理论指出,人的注意力有限,为了更好地区分事物,我们习惯给人和事物贴标签。在Web3领域,这种标签化更为明显,涉及市值、行业、功能、投资方、代币发行渠道等多个方面。
大家都在寻找一个支点,希望通过它来实现信任背书、快速识别项目特性、了解项目阶段、管理预期等目标。通过这些标签,人们可以快速形成初步印象并展开想象。例如,得到某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的项目,通常会被认为是优质项目或有上市预期。这些标签背后是品牌溢价,大牌之间的合作也遵循类似逻辑。
标签为想象空间奠定基础,剩下的就看个人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了。网络热点的传播逻辑也相似,往往依托于一个广为人知的"叙事"或"IP",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理解成本。从少数人的关注到逐渐扩散到更广泛的群体,这是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
人性使然,当一个人赚钱时,你可能觉得是运气;当多人赚钱时,你可能会开始关注;当一群人都在赚钱,尤其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并且他们能够言之凿凿地解释原因时,大多数人就会开始尝试。这些观点不断被重复,直到触动观众的情绪。
Web3就像一个梦幻王国,人们都在寻找下一个机会。站在高处的人则密切关注着大众的反应,试图从他们的热情中获取利益。
无论是链上活动的繁荣还是新的叙事出现,大家都明白最终要回归价值。然而,人性中的叛逆因素,尤其是在加密货币圈,总是驱使人们想要逆天改命。就像明知生老病死的规律,却希望自己能够例外。因此,许多人经历着从最初的怀疑到尝试,再到全身心投入,最后惨淡收场的循环。然后又开始关注下一个类似的项目。
我们所能看到的风口,可能只是某些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幻象,而财富效应则是诱人的诱饵。在这个圈子里,我们似乎总是在重复着分分合合的循环,难以跳出这个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