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量化基金到链上资产管理:一位经济学家的Web3转型之路今天我们邀请到了Zeuspace量化基金创始人、某交易所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Andy博士,围绕他从量化基金到链上资产管理的职业转变展开深度对话。Andy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获得牛津博士后学位。他本科到博士后期间深耕计量经济学量化方向,博士主攻"交易成本理论"。硕士期间在牛津读双硕士,其中人工智能方向让他对"AI+金融"产生浓厚兴趣。学术生涯结束后,Andy在伦敦金融城的投行和对冲基金工作近8年,2018年到香港全职创业。与加密货币的缘分始于201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当时有人向Andy推荐了中本聪的比特币论文,这彻底颠覆了他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作为研究交易成本与货币理论的学者,这种冲击让Andy坚定了进入Web3领域的决心。目前他运营两家机构:一家英国的交易所业务和一家香港的量化交易平台。Andy认为,Web3的本质就是要颠覆传统经济模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过去也在降低成本,但Web3更进一步,尤其是在"制度成本"层面 - 无论是法律、合规、政策,还是治理机制的成本,都有望显著降低。不过这个过程会极其漫长,因为它涉及传统与未来的冲突,制度进化需要时间。从传统量化到Web3创业,Andy发现学术研究、投行实践和创业三者高度相关。起初他希望能兼顾三方,用学术模型支撑投行,用投行资源反哺加密研究,再将新发现转化为学术成果。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他意识到决策者必须全身心投入,很难兼顾其他。最终Andy选择了创业,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企业家精神,敢于承担风险。谈到风险管理,Andy表示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生存问题" - 控制底线风险;二是"增量问题" - 如何更好地生存,创造现金流,让收益更均衡,抵御黑天鹅或灰犀牛风险。他认为在当前高度动态、非线性的市场环境中,中长期趋势预测极其困难。经济学本质是社会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人的行为本身就很难,这对量化研究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在谈到自己运营的两家机构时,Andy表示它们一个代表"传统",一个代表"未来",正在逐步整合。英国的那家是老牌流动性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黄金期货、大宗商品、外汇交易服务,目前正在转型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香港的Zeuspace则专注量化交易,做了8年资产管理,客户以家族办公室和机构为主。从战略角度,Andy正在推动两家机构的深度转型与捆绑。香港这边的量化交易专注纯加密货币领域,而英国的交易所则利用牌照优势,逐步接入加密业务。未来将主要在两方面融合:一是推出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资管产品;二是支持真实资产(RWA)发行,为RWA或代币化项目提供发行服务。对于普通人如何参与Web3,Andy建议可以从主流媒体的Web3报告入手,广泛了解后找方向深入。他认为RWA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刚过"概念探索期",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 - 确权协议、合规框架等还在搭建中,尤其新兴市场缺乏标准,仍在摸索阶段。在谈到创业经历时,Andy表示不后悔。他认为这个行业淘汰率很高,能活下来靠的是"不忘初心,坚持长期主义"。创业最核心的是让人认清自己:打碎自尊心,学会谦卑、诚信,"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他强调,别把平台优势当个人能力,创业需要踏实肯干,更要持续学习。最后,Andy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洞察:坚持第一性原理,信数学和物理,别迷信经济学。他认为95%的经济学模型基于站不住脚的假设,人的行为难以预测,模型很容易失效。
从量化基金到链上资产管理:深度对话Web3创业者Andy博士
从量化基金到链上资产管理:一位经济学家的Web3转型之路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Zeuspace量化基金创始人、某交易所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Andy博士,围绕他从量化基金到链上资产管理的职业转变展开深度对话。
Andy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获得牛津博士后学位。他本科到博士后期间深耕计量经济学量化方向,博士主攻"交易成本理论"。硕士期间在牛津读双硕士,其中人工智能方向让他对"AI+金融"产生浓厚兴趣。学术生涯结束后,Andy在伦敦金融城的投行和对冲基金工作近8年,2018年到香港全职创业。
与加密货币的缘分始于201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当时有人向Andy推荐了中本聪的比特币论文,这彻底颠覆了他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作为研究交易成本与货币理论的学者,这种冲击让Andy坚定了进入Web3领域的决心。目前他运营两家机构:一家英国的交易所业务和一家香港的量化交易平台。
Andy认为,Web3的本质就是要颠覆传统经济模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过去也在降低成本,但Web3更进一步,尤其是在"制度成本"层面 - 无论是法律、合规、政策,还是治理机制的成本,都有望显著降低。不过这个过程会极其漫长,因为它涉及传统与未来的冲突,制度进化需要时间。
从传统量化到Web3创业,Andy发现学术研究、投行实践和创业三者高度相关。起初他希望能兼顾三方,用学术模型支撑投行,用投行资源反哺加密研究,再将新发现转化为学术成果。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他意识到决策者必须全身心投入,很难兼顾其他。最终Andy选择了创业,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企业家精神,敢于承担风险。
谈到风险管理,Andy表示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生存问题" - 控制底线风险;二是"增量问题" - 如何更好地生存,创造现金流,让收益更均衡,抵御黑天鹅或灰犀牛风险。他认为在当前高度动态、非线性的市场环境中,中长期趋势预测极其困难。经济学本质是社会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人的行为本身就很难,这对量化研究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在谈到自己运营的两家机构时,Andy表示它们一个代表"传统",一个代表"未来",正在逐步整合。英国的那家是老牌流动性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黄金期货、大宗商品、外汇交易服务,目前正在转型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香港的Zeuspace则专注量化交易,做了8年资产管理,客户以家族办公室和机构为主。
从战略角度,Andy正在推动两家机构的深度转型与捆绑。香港这边的量化交易专注纯加密货币领域,而英国的交易所则利用牌照优势,逐步接入加密业务。未来将主要在两方面融合:一是推出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资管产品;二是支持真实资产(RWA)发行,为RWA或代币化项目提供发行服务。
对于普通人如何参与Web3,Andy建议可以从主流媒体的Web3报告入手,广泛了解后找方向深入。他认为RWA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刚过"概念探索期",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 - 确权协议、合规框架等还在搭建中,尤其新兴市场缺乏标准,仍在摸索阶段。
在谈到创业经历时,Andy表示不后悔。他认为这个行业淘汰率很高,能活下来靠的是"不忘初心,坚持长期主义"。创业最核心的是让人认清自己:打碎自尊心,学会谦卑、诚信,"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他强调,别把平台优势当个人能力,创业需要踏实肯干,更要持续学习。
最后,Andy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洞察:坚持第一性原理,信数学和物理,别迷信经济学。他认为95%的经济学模型基于站不住脚的假设,人的行为难以预测,模型很容易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