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题为"数字美元"的研报,重点探讨了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研报指出,2025年可能成为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部门应用的重要节点,这一趋势主要由监管变革推动。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在基本情形下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乐观情形下可能增至3.7万亿美元,悲观情形下约为5000亿美元。预计稳定币供应仍将以美元计价为主,约占90%,而非美国国家则可能更倾向于推动本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报告认为,美国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可能会刺激对美国国债的新增需求。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方有望成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之一。虽然稳定币通过替代存款可能对传统银行体系构成一定威胁,但同时也为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拓新服务提供了机遇。稳定币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稳定币发行方、区块链账本、储备与抵押以及数字钱包提供商等关键组成部分。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通过确保每个发行的代币都能兑换等量法定货币来维持其价值稳定。截至2025年4月,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已超过23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USDT和USDC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近年来稳定币交易量显著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月交易量在6500亿至7000亿美元之间,约为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水平的两倍。推动稳定币在美国及全球被采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实用优势(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可用)、宏观需求(对冲通胀、提升金融包容性)、现有银行和支付提供商的支持与整合,以及监管明确性的提升。对于稳定币的未来应用场景,报告列举了几个主要领域:加密货币交易、企业对企业支付、消费者汇款、机构交易和资本市场、银行间流动性和资金管理等。这些应用场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稳定币市场的整体规模。报告还指出,稳定币市场可能会经历类似银行卡行业的演变过程。虽然目前由少数几家机构主导,但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参与者,特别是在各国的本土市场中。同时,许多国家可能会继续专注于开发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其作为国家战略自主权的工具。最后,报告分析了稳定币对银行业的影响。一方面,稳定币为银行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存款向稳定币的转移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传统信贷创造功能。这种变化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带来新的平衡和机遇。
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或达3.7万亿美元
花旗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题为"数字美元"的研报,重点探讨了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研报指出,2025年可能成为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部门应用的重要节点,这一趋势主要由监管变革推动。
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在基本情形下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乐观情形下可能增至3.7万亿美元,悲观情形下约为5000亿美元。预计稳定币供应仍将以美元计价为主,约占90%,而非美国国家则可能更倾向于推动本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
报告认为,美国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可能会刺激对美国国债的新增需求。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方有望成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之一。虽然稳定币通过替代存款可能对传统银行体系构成一定威胁,但同时也为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拓新服务提供了机遇。
稳定币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稳定币发行方、区块链账本、储备与抵押以及数字钱包提供商等关键组成部分。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通过确保每个发行的代币都能兑换等量法定货币来维持其价值稳定。
截至2025年4月,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已超过23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USDT和USDC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近年来稳定币交易量显著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月交易量在6500亿至7000亿美元之间,约为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水平的两倍。
推动稳定币在美国及全球被采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实用优势(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可用)、宏观需求(对冲通胀、提升金融包容性)、现有银行和支付提供商的支持与整合,以及监管明确性的提升。
对于稳定币的未来应用场景,报告列举了几个主要领域:加密货币交易、企业对企业支付、消费者汇款、机构交易和资本市场、银行间流动性和资金管理等。这些应用场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稳定币市场的整体规模。
报告还指出,稳定币市场可能会经历类似银行卡行业的演变过程。虽然目前由少数几家机构主导,但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参与者,特别是在各国的本土市场中。同时,许多国家可能会继续专注于开发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其作为国家战略自主权的工具。
最后,报告分析了稳定币对银行业的影响。一方面,稳定币为银行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存款向稳定币的转移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传统信贷创造功能。这种变化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带来新的平衡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