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MicroStrategy引領潮流:解密上市公司加密資產儲備模型
上市公司加密資產儲備模型解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中。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約250家公司持有比特幣。這些公司橫跨多個行業和地區,將比特幣有限供應量視爲對沖通脹的工具,並看重其與傳統資產低相關性。截至2025年5月,64家在SEC註冊的公司共持有約688,000枚BTC,佔比特幣總供應量的3-4%。分析估計,全球已有超過100-200家公司將加密資產納入財務報表。
加密資產儲備模型
當上市公司將部分資產配置到加密貨幣時,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融資購買這些資產?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大多數採用加密金庫策略的公司並不依賴主營業務現金流支撐。以下以MicroStrategy(MSTR)爲主要案例分析。
主營業務現金流
理論上最健康的方式是用公司核心業務產生的現金流購買加密資產,但現實中幾乎不可行。多數公司缺乏足夠穩定且大規模的現金流,無法僅靠內部資金積累大量加密資產。
以MicroStrategy爲例,其主營業務年度經營現金流爲負,遠不足以支撐數百億美元規模的比特幣投資。事實上,MicroStrategy的加密金庫戰略從一開始就依賴外部資本運作,而非內部盈利能力。
資本市場融資
在採用加密金庫策略的上市公司中,最常見且具可擴展性的方式是通過公開市場融資,發行股票或債券來籌集資金,並將所得用於購買加密資產。這種模式使公司能在不動用留存收益的情況下構建大規模加密金庫,充分借鑑了傳統資本市場的金融工程方法。
發行股票:傳統的稀釋性融資
發行新股通常伴隨成本:
這些效應通常導致股價下跌,原因包括:
MicroStrategy的反稀釋型股權模式
MicroStrategy(MSTR)是背離傳統"股權稀釋=股東受損"敘事的典型反例。自2020年以來,MSTR積極通過股權融資購買比特幣,總流通股從不到1億股增長到2024年底的超過2.24億股。
盡管股本被稀釋,MSTR的表現卻往往優於比特幣本身。原因是MicroStrategy長期處於"市值高於其所持比特幣淨值"的狀態,即mNAV > 1。
mNAV定義:
mNAV = MSTR市值 / (MSTR持有的BTC市值 - 淨債務)
當mNAV > 1時,市場給予MSTR的估值高於其所持比特幣的公平市值。換言之,投資者通過MSTR獲取比特幣敞口時,每單位支付的價格高於直接購買BTC的成本。這種溢價反映了市場對Michael Saylor資本策略的信心,也可能代表市場認爲MSTR提供了槓杆化、主動管理的BTC曝險。
傳統金融邏輯的支持
盡管mNAV是加密原生的估值指標,但"交易價格高於底層資產價值"的概念在傳統金融中早已普遍存在。公司之所以經常以高於帳面價值或淨資產的價格交易,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貼現現金流(DCF)估值法:投資者關注的是公司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而不僅僅是其當前持有的資產。
盈利與收入倍數估值法(EBITDA):在許多高增長行業,公司通常使用P/E(市盈率)或收入倍數進行估值。
MicroStrategy擁有比特幣本身所不具備的優勢:一個可以接入傳統融資渠道的公司外殼。作爲美國上市公司,它可以發行股票、債券,甚至優先股來籌集現金。Michael Saylor巧妙地利用這個體系,通過發行零利率可轉債以及創新型優先股產品,籌集了數十億美元,並將這些資金全部投入比特幣。
mNAV > 1如何實現反稀釋
當MicroStrategy的交易價格高於其持有比特幣的淨資產值(即mNAV > 1)時,公司可以:
即使在流通股增加的情況下,每股BTC持有量(BTC/share)也可能保持穩定甚至上升,從而使得發行新股成爲反稀釋操作。
如果mNAV < 1會發生什麼?
當mNAV < 1時,意味着每一美元的MSTR股票代表的BTC市值超過1美元。從傳統金融角度看,MSTR正在以折價交易,即低於其淨資產值(NAV)。這會帶來資本配置上的挑戰。如果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用股票融資再去買BTC,從股東角度來看,它其實是在高價買入BTC,從而:
當MicroStrategy面臨mNAV < 1的情況時,它將無法繼續維持那種"發行新股→購入BTC→提升BTC/share"的飛輪效應。
此時的選擇是回購股票,而不是繼續買入BTC。當mNAV < 1時,回購MSTR股票是一種價值增益行爲,原因包括:
優先股(Preferred Stock)
優先股是一種混合型證券,在公司資本結構中介於債務與普通股之間。它通常提供固定分紅,沒有投票權,並且在利潤分配和清算時優先於普通股。與債務不同,優先股不需要償還本金;與普通股不同,它能提供更可預測的收入。
MicroStrategy已發行了三類優先股:STRK、STRF和STRC。
STRF是最直接的工具:這是一種不可轉換的永久優先股,按$100面值支付年化10%的固定現金股息。它沒有股權轉換選項,也不參與MSTR的股票漲,僅提供收益。
STRF的市場價格會圍繞以下邏輯波動:
由於STRF是不可轉換、基本不可贖回的工具(除非遇到稅務或資本觸發條件),它的行爲類似於永久債券,MicroStrategy可以反復使用它"抄底"BTC,無需再融資。
STRK類似STRF,年化股息爲8%,但增加了一個關鍵特徵:當MSTR股價超過$1,000時可按10:1比例轉換爲普通股,相當於嵌入了一個深度虛值看漲期權(call option),爲持有者提供長期漲機會。
STRK對於公司與投資者都有極強的吸引力,原因包括:
MSTR股東的非對稱上行機會:
收益自穩結構:
投資者動機與轉換激勵:
MicroStrategy也保留贖回STRK的權利,條件包括剩餘未轉股股數低於25%或出現稅務等特殊觸發情形。
在清算順序中,STRF和STRK優先於普通股,但低於債務。
當公司處於mNAV < 1的情況時,這些工具尤爲重要。因爲若以折價發行普通股,會稀釋BTC/share,從而減少價值。而像STRF和STRK這樣的優先股,可使公司在不稀釋普通股的前提下繼續籌資,無論是用於繼續買入比特幣,還是回購股票,都能維持BTC/share的穩定性,同時擴大資產。
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
可轉換債券是一種公司債務工具,賦予債權人在未來以預定價格(稱爲轉換價)將債券轉換爲發行公司股票的權利(但非義務),因此它本質上是債券+看漲期權(call option)的結構。該工具常用於mNAV > 1的情境,因爲它特別適合用來累積比特幣。
以MicroStrategy的0%可轉換債券爲例:
案例一:股價超預期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