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代幣模型:解決加密貨幣使用與持有的經典困境在區塊鏈領域,雙代幣模型相較於單一代幣模型是否更具優勢?雖然主流區塊鏈網路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其代幣模型,但這個話題正日益成爲區塊鏈開發者的研究熱點。傳統的單一代幣模型雖然具有流動性高、簡單易用等優點,但只有雙代幣模型才能真正解決區塊鏈長期存在的經濟矛盾 - 即實際使用網路會阻礙網路增長這一問題。## 引發思考的悖論從本質上講,所有區塊鏈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可靠地記錄交易、存儲經濟價值並促進網路發展。盡管實現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在隱私保護方面更勝一籌,但它們的發展方向基本一致。目前,絕大多數區塊鏈生態系統都依賴單一代幣。這種代幣不僅反映項目價值,還兼具價值存儲(類似股票)、交換媒介(貨幣)、挖礦獎勵以及支付交易費用等多重功能。問題就出在這裏。加密資產持有者作爲基於代幣經濟的支持者,自然希望項目成功。他們購買代幣是因爲看好技術、信任開發團隊,並相信項目及其原生資產會有良好發展。然而,如果他們將代幣用於支付gas費,就會減少在整個項目生態中的份額。反之,如果拒絕消耗代幣,又會忽視網路的實際使用價值。這一悖論易於理解但難以調和。與法定貨幣不同,加密資產有可能隨時間大幅升值,吸引長期持有者。從區塊鏈角度看,這有利於形成開發者努力打造的團結社區,也是一個利好信號。在積極使用協議(並通過支付gas減少份額)和預期獲利持有代幣之間做選擇,不僅是經濟上的權衡,更是情感上的衝突。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在某些生態系統中,用戶消耗代幣會導致其在治理模型中的權限和影響力減弱。這使得用戶更不願意將辛苦獲得的代幣"花費"在鏈上協議中。但是,這個問題存在一個替代解決方案。## 經濟學的應用理想情況下,你不應該僅僅爲了交易價值而消耗代幣。這就像用星巴克股票買咖啡,或用蘋果公司股票購買最新iPhone。尤其是當網路擁堵導致gas費飆升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今年2月,以太坊gas費首次突破20美元大關,創下新高。對以太坊的忠實擁護者來說,每次拿出20美元等值的ETH進行交易,就像在結果公布前丟棄一張彩票。畢竟,這20美元在5年後可能價值200美元。雙代幣經濟模型爲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在這種模式下,一種代幣履行治理職責,另一種專門用於支付gas費。這樣,前者的持有者可被視爲網路的"所有者",因爲他們有權通過投票影響項目方向。同時,用於支付gas的代幣與主要資產完全分離,從而解決了"使用協議會減少權益"的問題。雙代幣系統目前仍屬少數,可能是因爲區塊鏈先驅們不願對其代幣模型進行徹底改革。過去我們已經目睹了幾次區塊鏈分叉,其後果往往令人不快。通過引入單獨的gas代幣來修改協議基本規則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決定。然而,第二代和第三代區塊鏈已認識到爲治理/支付和激勵/gas發行單獨代幣的優勢。不僅是公鏈,許多GameFi項目、穩定幣協議和借貸/融資平台也採用了雙代幣系統,使其用戶不再需要犧牲流動性或爭奪稀缺的鏈上資源。一些項目正在嘗試不同的雙代幣模型,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是面向未來的。不過,與任何實驗性技術一樣,協議本身的設計可能存在缺陷。某知名區塊鏈項目的災難性崩潰就證明了這一點,該項目使用原生資產來幫助維護穩定幣,特別是與美元掛鉤的代幣。研究人員在其崩潰之前就指出,該網路的設計爲做空穩定幣創造了動機,這個問題在其他雙代幣系統中不會也不需要重復。## 雙代幣支持生態系統正如一些項目已經證明的那樣,雙代幣系統的經濟性是合理的。雙代幣模型通常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首先,主代幣的總供應量通常有限,用於治理、SOV(share-of-voice)或股息分配。它一般通過公開銷售或贈送的方式分配。相比之下,輔助代幣(或實用代幣)具有無限或彈性供應。它用於鏈上支付和gas費,並作爲獎勵分發給生態系統參與者或主代幣持有者。當經濟活動增長率超過通脹供給率時,實用代幣的價格就會漲。隨着實用代幣收益率上升,主代幣的需求和價格也會漲,直到收益率達到新的均衡水平。最後,實用代幣通過經濟活動爲主代幣形成正向反饋。遵循這個模型,可以解決用戶在積極使用協議和長期投資之間做選擇的經濟/情感衝突。當實用代幣用於持續激勵和系統增長時,主代幣持有者也被鼓勵參與鏈上活動並保護網路。面對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我們需要接受創新理念。雙代幣模型不再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構想,而是解決上述令人困擾的悖論的可行方案。就區塊鏈經濟而言,雙代幣模型確實優於單一代幣模型。
雙代幣模型:解決區塊鏈經濟難題的創新方案
雙代幣模型:解決加密貨幣使用與持有的經典困境
在區塊鏈領域,雙代幣模型相較於單一代幣模型是否更具優勢?雖然主流區塊鏈網路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其代幣模型,但這個話題正日益成爲區塊鏈開發者的研究熱點。
傳統的單一代幣模型雖然具有流動性高、簡單易用等優點,但只有雙代幣模型才能真正解決區塊鏈長期存在的經濟矛盾 - 即實際使用網路會阻礙網路增長這一問題。
引發思考的悖論
從本質上講,所有區塊鏈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可靠地記錄交易、存儲經濟價值並促進網路發展。盡管實現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在隱私保護方面更勝一籌,但它們的發展方向基本一致。
目前,絕大多數區塊鏈生態系統都依賴單一代幣。這種代幣不僅反映項目價值,還兼具價值存儲(類似股票)、交換媒介(貨幣)、挖礦獎勵以及支付交易費用等多重功能。問題就出在這裏。
加密資產持有者作爲基於代幣經濟的支持者,自然希望項目成功。他們購買代幣是因爲看好技術、信任開發團隊,並相信項目及其原生資產會有良好發展。
然而,如果他們將代幣用於支付gas費,就會減少在整個項目生態中的份額。反之,如果拒絕消耗代幣,又會忽視網路的實際使用價值。
這一悖論易於理解但難以調和。與法定貨幣不同,加密資產有可能隨時間大幅升值,吸引長期持有者。從區塊鏈角度看,這有利於形成開發者努力打造的團結社區,也是一個利好信號。
在積極使用協議(並通過支付gas減少份額)和預期獲利持有代幣之間做選擇,不僅是經濟上的權衡,更是情感上的衝突。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在某些生態系統中,用戶消耗代幣會導致其在治理模型中的權限和影響力減弱。這使得用戶更不願意將辛苦獲得的代幣"花費"在鏈上協議中。
但是,這個問題存在一個替代解決方案。
經濟學的應用
理想情況下,你不應該僅僅爲了交易價值而消耗代幣。這就像用星巴克股票買咖啡,或用蘋果公司股票購買最新iPhone。尤其是當網路擁堵導致gas費飆升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今年2月,以太坊gas費首次突破20美元大關,創下新高。對以太坊的忠實擁護者來說,每次拿出20美元等值的ETH進行交易,就像在結果公布前丟棄一張彩票。畢竟,這20美元在5年後可能價值200美元。
雙代幣經濟模型爲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在這種模式下,一種代幣履行治理職責,另一種專門用於支付gas費。這樣,前者的持有者可被視爲網路的"所有者",因爲他們有權通過投票影響項目方向。同時,用於支付gas的代幣與主要資產完全分離,從而解決了"使用協議會減少權益"的問題。
雙代幣系統目前仍屬少數,可能是因爲區塊鏈先驅們不願對其代幣模型進行徹底改革。過去我們已經目睹了幾次區塊鏈分叉,其後果往往令人不快。通過引入單獨的gas代幣來修改協議基本規則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決定。
然而,第二代和第三代區塊鏈已認識到爲治理/支付和激勵/gas發行單獨代幣的優勢。不僅是公鏈,許多GameFi項目、穩定幣協議和借貸/融資平台也採用了雙代幣系統,使其用戶不再需要犧牲流動性或爭奪稀缺的鏈上資源。
一些項目正在嘗試不同的雙代幣模型,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是面向未來的。
不過,與任何實驗性技術一樣,協議本身的設計可能存在缺陷。某知名區塊鏈項目的災難性崩潰就證明了這一點,該項目使用原生資產來幫助維護穩定幣,特別是與美元掛鉤的代幣。
研究人員在其崩潰之前就指出,該網路的設計爲做空穩定幣創造了動機,這個問題在其他雙代幣系統中不會也不需要重復。
雙代幣支持生態系統
正如一些項目已經證明的那樣,雙代幣系統的經濟性是合理的。雙代幣模型通常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
首先,主代幣的總供應量通常有限,用於治理、SOV(share-of-voice)或股息分配。它一般通過公開銷售或贈送的方式分配。
相比之下,輔助代幣(或實用代幣)具有無限或彈性供應。它用於鏈上支付和gas費,並作爲獎勵分發給生態系統參與者或主代幣持有者。
當經濟活動增長率超過通脹供給率時,實用代幣的價格就會漲。隨着實用代幣收益率上升,主代幣的需求和價格也會漲,直到收益率達到新的均衡水平。
最後,實用代幣通過經濟活動爲主代幣形成正向反饋。
遵循這個模型,可以解決用戶在積極使用協議和長期投資之間做選擇的經濟/情感衝突。當實用代幣用於持續激勵和系統增長時,主代幣持有者也被鼓勵參與鏈上活動並保護網路。
面對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我們需要接受創新理念。雙代幣模型不再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構想,而是解決上述令人困擾的悖論的可行方案。就區塊鏈經濟而言,雙代幣模型確實優於單一代幣模型。